記丑而博,言偽而辯--讀李零《喪家狗——我讀論語自序找九宮格共享》所感(米灣)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9cf7cf2407c5.49490313.

 
清樸學家江聲,長于旁征博引,好《說文》至于成癖,與人書信,皆用篆書。然于義理之學,格格不克不及進。常致書孫淵如曰:“蓋性理之學,純是蹈空,無從捉摸。宋人所喜談,弟所厭聞也。”(見孫氏《問字堂集》前所附)。李零師長教師,蓋江聲之流亞也。

李氏長于考古,而厭聞品德,欲借其所謂“三古”之技(考古、古文字、古文獻),恢復孔子本來臉孔,實在是量力而行。假如僅憑考古即可以識孔子,絕對輪不到李師長教師現在自告奮勇。

看李師長教師這篇序文,覺其頗有“記丑個人空間而博”、“言偽而辯”之風。對此,與之爭論是沒有效的。對其所不明之事理,他是不會愿意往清楚的。這里僅問其一個問題:品德能否可以絕棄?想其當會答覆曰:“品德很懦弱,可是還是不成絕棄。”這般一來,便會生出一連串問題:你既然說梁漱瞑師長教師不畏權勢,表里如一瑜伽教室,人格高貴,表現信服,這不是承認品德未必懦弱嗎?品德既然是無益者(從其確定梁師長教師可看出),為何不聚會場地克不及宣講?既然不否認品德是好東西,而一聽見人講品德“頭皮就發家教麻”,這豈是本身標榜的“心平氣和”?你說梁師長教師“他白叟家,前后如一,表交流里如一,人格很是高貴”,豈知這恰是儒家精力的體現?這般,為何又對表揚孔子和儒家的言論滿腹牢騷?何況你本身也承認孔子之品德格言“有些比較出色”?凡此種種,無需多辯即足見其思理是若何的絞繞私密空間欠亨、顧此聚會場地掉彼!若拿出“我是個不受共享會議室拘束渙散的人”、“我最不喜歡過有組織的生涯,甭管什教學場地么組織”來辯護,也不成其為來由。有些組織生涯可以不過,但作為一個學聚會場地者,本身的思惟不克不及無組織無收束。渙散無紀,率性而行,難免遺人“為老不尊”之誚!

談到寫此書之情形時,李氏稱其對《論語》,一會兒“縱讀”,一會兒“橫讀”,既仔細會議室出租“考證”,又反復“篩選”,年夜有“既竭吾才”之架勢。不問可知,小樹屋在他眼中,這無疑一部是凝集著如許汗水的、含金量很高的學術專著;是嚴肅之作,絕非兒戲之作。令人不成懂得的是,李氏竟然將他這部特別結撰之作命名為“小樹屋喪家狗”!這般輕佻顢頇之舉舞蹈場地出自一資深學者,“為老不尊”,能辭其咎?此舉不僅有損其書之檔次,更有傷作者之人格尊嚴。其舞蹈教室病至多有三:1,吐辭不雅觀馴,有掉舞蹈場地學者體面。2,孔子講正人有“三畏”:“畏天命,畏年夜人,畏圣人之言。君子不知天命而不畏,狎年夜人,侮圣人之言。”李氏雖然語有出處,且似乎無有興趣侮圣之意,但在客觀上很不難導致此類影響,敗德傷俗。3,炒家教作嫌私密空間疑明顯。用火爆安慰陋劣污下之語辭招徠眾人線人,是炒作者之慣用伎倆。李氏是嚴肅學者,然將其特別結撰之作冠以“自賤”之名,其炒作心態幾幾乎昭然若揭。當然交流,若是出于出書商之生意經,則另當別論。

話說回來。雖然讀罷序文,自己覺得其“記丑而博”、“言偽而辯”,但并無“心達而險”之印象。相反,能覺得李師長教師是位忠于本身思惟的坦率磊舞蹈場地落之人,甚至可歸為儒門“狂者”之列。只惋惜孔子不再生于當代,生怕未必能有人可循循然教之適道矣!

最后想指出的是:雖然李氏所著本書尚未之見,且其書定名輕挑而魯莽,序瑜伽教室文多有堅僻之論,但既然其人長于文獻考古教學場地,想必其內容當有參考價值。估計其在名物訓詁、文獻考索上當有可以資取之處。讀者可用其長而棄其短,不用因序廢書也。倘眾人竟惑于煽動鼓躁,欲于其中教學求真孔子,吾恐除卻支離破裂之文獻挦扯外,其必將別無所得也。前途在他途,道不在是也!

2007-4-26
講座場地
講座場地(按:此稿被深圳商報2007年5月23日發表,標題為《“大道”難識“真孔子”——李零讀后》。寫此文時,只共享空間看了李的序。后來看到書,和事前猜想的差未幾。只是文中許李氏以敢于堅舞蹈場地持本身思惟之“狂者”,現在看來得修改會議室出租。其書玩世不恭,能否瑜伽場地有其一貫思惟,還是個問號。5月23日附識。)

TC:9spacepos273